物流問答
國經中心張大衛:我國跨境電商進口額五年增加近10倍,供應鏈物流仍存三大短板
10月15日,在南京舉行的首屆我國世界跨境電商開展大會上,我國世界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介紹,上一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抵達1.69萬億元,同比增加31.1%,與五年前比規劃增加近10倍,估計我國跨境電商10年后進出口額將抵達14.4萬億元,全球跨境電商開展將在疫情后5至10年內迎來高速增加期。
他著重,跨境電商的快速開展為我國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迎來了機會,但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存在缺少海外數字世界交易渠道、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數字化改造缺少,以及世界速遞事務單薄的短板,影響國家供應鏈物流體系的建造與安全保證。
張大衛表明,經過十年開展,跨境電商走過了由異端化到邊緣化,再到主流化的進程,上一年跨境電商的產品浸透率現已抵達40%。因為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數據開展,越來越多的跨境買賣、付出行為將借助于信息化渠道進行,估計數字的服務交易、數據交易將更多地經過電商渠道來進行。
依據會上發布的數據猜測,跨境電商的終究規劃將占到全球貨品交易量的30%以上。疫情今后5至10年,全球跨境電商開展將迎來高速增加期,估計10年今后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抵達14.4萬億元。
張大衛認為,開展跨境電商有利于保證供應鏈安全問題,當時需求構建起可以支撐我國跨境電商業態,繼續健康開展的全球和區域供應鏈物流體系。
“數字交易,特別是跨境電商的快速開展,為我國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帶來了機會,一起也為我國現代物流體系的建造帶來了應戰。”
在他看來,現在我國在這方面仍存在三大短板:
一是物流職業數字化程度偏低,數字物流開展尚待加速。
張大衛征引有關數據,2020年我國物流企業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僅占總量的11%,物流企業自動化全體水平僅為20%,而發達國家則高達80%。
他表明,順豐、京東、EMS等物流頭部企業數字化開展迅速,但很多的中小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仍需進行改造,有些則需求接入“第五方物流”。
二是缺少海外數字世界交易 (EWTP)渠道。為了習慣國內外商場的改變,做好貨源的組織、會集裝備和及時送達,我國需求依據全球供應鏈、區域供應鏈的現狀和重塑后的布局,建立一批海外數字世界交易渠道。
他指出,建立海外數字世界交易渠道,可認為我國企業供給同享海外倉和相關服務,服務半徑可有用掩蓋全球一線城市和重要的世界海陸空港及物流紐帶,供給干線運送倉到倉(W2W)服務,以及支撐干線和終端配送體系為區域及要點國家商場的顧客供給門到門(D2D)的服務,與跨境電商產品抵達地政府的監管服務相銜接,構成多雙方準入和便利性的關務組織。
三是跨境進出口物流的全球事務單薄,我國的世界速遞事務開展規劃和才能仍與國內需求不適配。
張大衛介紹,世界速遞是服務于高時效、高附加值跨境物流的運送方法,也是最能滿意跨境電商工業特征的物流處理手法。但Fedex、UPS、DHL等世界巨子壟斷了世界速遞業的商場。
“我國郵政速遞物流(EMS)盡管也有好的開展,可是其規劃和才能仍與國內需求不適配。”他以航運狀況為例,“上一年疫情期間,海運和中歐班列一箱難求,價格暴升,而我國的世界航空貨運才能又嚴峻缺少,廣闊商戶只要包租或濕租航空公司的‘客改貨’飛機,處理跨境貨運問題;加之產品抵達地海外倉缺少,終端配送全面依靠對方商場,使我國出口企業的物流本錢和運營難度大幅上升。”
張大衛著重,現在我國在跨境物流范疇,缺少有全球服務才能和競爭力的物流集成商和供應鏈辦理商,特別是在航空物流運送范疇,也缺少服務跨境電商事務的專業化、世界化供應鏈辦理商和大型航空承運商。
對此,他主張由央企和民企經過混改,依照商場規律,培養起我國的世界化速遞物流企業,使其具有收購、集拼、倉儲、貨代、承運人、分撥、配送、供應鏈辦理等歸納服務功用,并成為世界速遞物流職業迭代開展的領導者、現代物流方法的立異者和實踐者。
一起,他還主張以開展航空物流為切入點,培養若干服務國內、區域和全球的供應鏈紐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http://www.jintingqj.cn/wuliuwenda/29866.html 國經中心張大衛:我國跨境電商進口額五年增加近10倍,供應鏈物流仍存三大短板